
春争日,一年大事不宜迟。乍暖还寒时,我们在饮食和生活作息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?快来看看吧!立春后,阳气上升,人体的五脏六腑蓄积的内热之毒也开始出现春燥,易导致肝火旺盛、身体炎症,出现口腔溃疡、咽喉肿痛、便秘、色斑等症状,因此立春养生以养肝为主。中医理论认为“肝主情志”、“怒伤肝”,养肝的关键是要保持心情舒畅,戒暴怒或心情忧郁。《黄帝内经》中说道:“人卧则血归于肝”,对于养肝来说按时就寝,保证充足睡眠就是最好的保肝良药。立春后人体新陈代谢旺盛,饮食宜甘而温,富含营养,以健脾扶阳为食养原则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医认为,萝卜生食辛甘而性凉,熟食味甘性平,立春时节食用萝卜不但可解春困,而且有理气、祛痰、止咳等功效。韭菜,又名起阳草,辛温发散,具有补肾益肝作用,有助于人体阳气生发、畅达。立春时节阳气渐生,而阴寒未尽,正处于阴退阳长、寒去热来的转折期。对于“春捂”要适度,捂主要是“捂”两头,即重点照顾好“首足”两头,即“捂”头颈与双脚;捂腹部,可以避免感冒、气管炎、妇科病等疾病发生。因此,要注意保暖防病,春天里的衣物一定要保暖、透气,特别是儿童,切勿穿不透气的衣物,汗流浃背,以避免湿气、汗气反吸收。民谚云:“立春雨水到,早起晚睡觉”。
立春以后日照渐长,在起居方面也应顺应日照变化,相对冬天来说晚一点睡、早一点起,以利于阳气的生发。
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,需舒展畅达,最好亥时(21-23时)睡觉,卯时(5-7时)起床,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夜卧早起,不晚于23时睡,不晚于7时起,增加室外活动,舒展形体,畅通血脉,以助生发之气。同时要注意睡眠寝具,保暖的同时要透气速干,以避免湿气反吸收。
一年之计在于春,做好春季的养生,是一整年健康的美好开端,人体只有及时顺应天时的变化,才能够长久保持健康的状态。点了“在看”的人会更好运哦~
